大事记

回到大事记

1979年-1991年

    1979年

      6月23日,河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河北新医大学恢复河北医学院名称;河北新医大学第二医院恢复为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名称。

      年内,心脏外科开展的心脏人工瓣膜替换手术获得成功。

     

    1980年

      5月20日,经河北省委批准成立眼科眼病研究室,该室设在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隶属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领导)。

      年内,梁树今、廖菊生等发表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研究》论文,获卫生部甲级科研成果奖。

     

    1981年

      年内,革委会改为院长制。刘震华任院长,都本洁、刘根万、张啸晨、张国政、任允铎、张鸿造、李树德任副院长。

     

    1982年

      8月2日,河北省卫生局批准成立“河北省卫生局临床检验中心”,该中心附设在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由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代管)。

      8月20日17点50分,医院主要领导和有关人员在医院锅炉房将4000多份“文化大革命”中群众组织揭发、整理的黑材料销毁。

     

    1983年

      年内,刘震华教授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年内,梁树今等发表的《急性高眼压对兔眼视网膜超微结构的影响》论文获卫生部乙级科研成果奖。

     

    1984年

      3月15日,《光明日报》第二版刊登了体育报记者鲁君超《中锋故去之前——记抢救韩朋山的分分秒秒》的报道,报道重点表扬了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在3月11日上午10:50抢救国家篮球队队员韩朋山过程的前前后后。

      7月,经省卫生厅组织检查、评比,授予医院“文明医院”称号。

      11月,医院引进日本CT设备。

     

    1985年

      8月22日,医院开始实行连续12小时门诊,从早晨7:30-下午7:30。

      9月6日,医院召开第一届职工代表及第二届工会会员大会。

      10月,医院团委召开团代会。

     

    1986年

      1月29日,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党委召开表彰大会,决定授予王丁辉模范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院行政办公会议决定为王丁辉记三等功一次,并晋升一级工资。被救儿童的家长及单位向王丁辉赠匾致谢。长征街小学特聘王丁辉为校外辅导员。省卫生厅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卫生系统职工向王丁辉学习。

      3月29日,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新生儿溶血症换血手术成功,婴儿的父亲为其起名“陈尊医”。

      7月19日,经河北省卫生厅批准成立“聋病研究室”,该研究室设在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由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领导)。

     

    1987年

      3月10~13日,中共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4月10日,医院召开第二届职工代表及第三届工会会员大会。

      4月,河北医学院经省教委批准,设立小儿科医学专业(儿科系)。

      7月1日,医院开始实行院长负责制。

     

    1988年

      年内,医院购置了大型先进设备,即日本日立公司产“CT-HSF(头部)和CT-W4-40(全身)”扫描机各1台,日本东芝公司产“DT-UG-10无暗台遥控胃肠造影X光机”1台。

     

    1989年

      6月16日,经河北省民政厅、河北省卫生厅、河北省计划经济委员会、河北省财政厅、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军区后勤部、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批准在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设立“河北省聋儿康复技术指导中心”。

     

    1990年

      3月1日,医院自筹部分资金和贷款购置的“磁共振扫描(MRI)”ASP-015型,开始用于临床诊断。

      7月28日,医院党委召开第二次党代会。


    1991年

      3月18日,经河北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成立“河北省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中心”,该中心设在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隶属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领导)。

      4月26~29日,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召开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和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10月25日,经河北省卫生厅批准建立“呼吸病研究室”,该室设在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隶属河北医学院第二医院领导)。

      11月,医院第一部电视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拍摄完毕。